第822章 玩大一点(4/6)
陈凡很敷衍地“嗯嗯”了两声,皱着眉头想了想,如果没记错的话,厦门高崎机场的造价预算是1亿人民币。
当年整个厦门的年收入也才1.8亿而已,资金缺口巨大,为此还特意组建了一个争取向科威特贷款的小组。
组长是谁就不说了,反正很牛。
最后的结果是,他最终争取到530万第纳尔、约合1800万美元。
正是靠着这笔钱,才顺利完成机场建设。
所以,现在建一座机场的成本,也就是在2000万美元左右?
想到这里,陈凡忽然就有了底气。
不就是两千万美元吗,几本书的事儿,说不定还没等机场建好,自己的稿费就把这笔钱给赚回来了,后面的收益就是纯赚!
如此一来,他心里也有了决定。
只不过,还有一个问题要确认。
他扭头看着周亚丽,轻声问道,“一架私人客机要多少钱?”
周亚丽还在嘴硬,“我没想买私人飞机。”
陈凡嘴角微抽,“我想买行不?”
“那可以!”
周亚丽立刻点头表示同意,“千帆集团、算了,还是万木春公司吧,第一次股东会议表决通过,马上订购一架私人飞机,放心,用不了多少钱。”
然后开始给陈凡介绍当前世界上的私人飞机情况,什么老牌的派柏、赛斯纳和比奇,后起之秀代表了公务机时代来临的洛克希德“喷气星”,以色列航空公司的“西风”,达索公司的“猎鹰20”飞机,……还有后世名气很大的“湾流”。
就连鼎鼎大名的波音公司,也在1970年推出了波音747 VIP私人飞机,加入了这场豪华公务机市场的争夺战。
只不过,这些后世几乎渺无音讯的私人飞机品种,全部都是在60年代的十年中研发并推出市场的。
时间进入70年代以后,这场私人飞机市场争夺战迅速降温,目前几乎没什么新的品类。
周亚丽摊着两手解释道,“进入70年代以后,美国进入经济滞胀阶段,一方面是物价高涨,另一方面的收入却陷入停滞甚至倒退,再加上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影响,美联储为了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效应,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