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大文学小说> 历史军事> 臣本布衣,为何逼我称帝?> 第524章 建镇?建镇是啥啊?(1/6)

第524章 建镇?建镇是啥啊?(1/6)

    天下各方势力,都在盯着大唐。



    确切的说,是盯着大唐的京师燕京。



    无数眼线每天都在发出飞禽传书,记载和传递关于大唐国策的施行。



    而伴随着一封一封的飞禽传书,各方势力对大唐也越来越关注,随着时间推移,无不震惊发现,大唐推进国策的速度又稳又快,根本没有出现引发动荡的情况。



    连续半个月,数万老卒离开燕京!



    一路各有远近,不断奔赴各地!



    宛如蚂蚁四散开来,渐渐衍射大唐的每一处。



    前不久的利益瓜分之后,大唐现在的国土已经不小,即便不把草原那边的地盘算上,仅仅中原区域就有七十州。



    杨一笑结合各地情况,将所有州域分为四个道,分别是最早的山东道,济王贡献的河北道,战争之中打下的山西道,以及和南云接壤的江北道。



    其中山东道乃是固有之地,杨一笑苦心发展七八年,因此这一道的情况最为富裕,老百姓们的日子也最安然。



    河北道次之,以前是济王的封地,由于一直和杨氏联姻发展,所以河北道的情况也还不错。



    山西道有十四个州域是刚从金国手里打回来的,另外还有四个州域来自于川府郓王的交付,这十八个州域都是新附之地,因此无论民生还是经济全都很差,老百姓们连续遭受战乱,日子过得堪称苦不堪言。



    然而,最苦最穷的却是大唐的第四个道……



    江北道,二十四个州,基本都来自于南云的交付,百姓的生活情况最是惨不忍睹。



    这二十四州的贫穷之严重,任何掌权者都得打个哆嗦。



    先是早年被云朝贪官污吏盘剥,然后被金国狼族攻占之后压榨,此后又受到南云的门阀再次搜刮,几次三番一轮一轮的不断吸血……



    因此导致民间几乎十室九空,青壮早都已经背井离乡逃亡,剩下基本都是老弱妇孺,即使有大量田地但却荒芜。



    都说南方乃是鱼米之乡,然而这二十四个州的情况却是越往南越惨,尤其是最靠近南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