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大文学小说> 历史军事> 臣本布衣,为何逼我称帝?> 第291章 人贩子?不,这是响应杨氏号召的教书先生(2/4)

第291章 人贩子?不,这是响应杨氏号召的教书先生(2/4)



    要么是被贩卖成为奴婢,或是卖给大户或是卖青楼,男童就当牛做马,女童则是逼迫卖身。



    做父母的,都疼孩子,虽然因为家里贫寒,干活之时顾不上照看,但这却并不意味着,孩子被拐走而不心痛。



    偏偏在古代由于百姓忙着干活,导致在照顾孩童方面没有太多精力,所以孩童被拐的情况非常多,几乎每村每庄每年都有出现。



    故而一旦发现人贩子,百姓恨不得当场打死。



    其实哪怕活活打死,也难以解去孩子被拐的恨。



    只不过……



    今天这情况似乎并不是人贩子要拐卖!



    当一群百姓拎着镰刀,气势汹汹的冲过来后,这才愕然发现,眼前的中年人似乎是个读书人。



    他虽然穿的衣裳是粗布,款式却是斜挎襟长衫,大热天穿这种自找罪受的款,哪怕百姓也能认出这是书生。



    既然是读书的书生,应该不是人贩子……



    只不过百姓们仍旧警惕,有个汉子故意语气凶狠的喝问道:“干啥的?为什么鬼鬼祟祟接近娃娃?说,是不是想拐人?”



    一个妇女紧跟着道:“我看你胆子真是肥的不轻,知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,幽州,杨氏的地盘,乡里田间每天都有骑兵巡查,你敢拐卖孩子直接把你脑袋砍了。”



    又有那稍微上点年纪的老农,语气明显比年轻百姓和睦,对那中年人问道:“是读书的书生吗?先生打哪边过来啊?你是想来投奔杨氏谋取差事,还是想来幽州开办教导蒙童的私塾?”



    “老朽王三汉,家里有个大儿刚刚应了征,现如今在幽州衙门里面当值,勉强也能和几个书吏说上话。所以你这书生要是来幽州求差事,老头子我倒是能让大儿子帮忙说一嘴。”



    如此三种试探的方式,出自于三个百姓之口,由此凸显出底层民众的智慧,话里话外透着处世哲学和小狡黠。



    比如汉子凶神恶煞的喝问,这是表现出武力方面的优势。



    而那妇女紧跟着予以补充,则是刻意点明此地有势力庇护。她说有骑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