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0章 天生的猛人(2/7)
离乡之时,很多人都是偷偷摸摸的上路。而当地衙门为了防止人口流失,不但围追堵截并且不给发放路引。
偷偷摸摸的迁徙,必然导致走的仓促,很多家当都没法带上,无论粮食还是衣衫全都短缺。
其实就算不是偷偷摸摸的走,这些百姓家里也没什么存粮,如果能在老家活下去,谁愿意艰难跋涉来泾县。
来了之后,县城已经拥挤,不管是街头还是巷尾,能住人的地方全都住满了人。所以,只能在野外搭棚子居住。
历来中原百姓,一向能够吃苦,虽然住的是野外棚子,但是只要有个住的地方就满足。
最难解决的,是吃饭问题……
人太多了,迁徙者高达十五万,再加上泾县原有的百姓,总人口已经突破的二十五万。
杨一笑哪怕刚刚发了大财,然而面对这么庞大人口仍旧有心无力,他只能严令官员们尽心竭力,优先救助孤寡和没有劳动能力的人。
整个泾县境内,各处可见粥棚,只不过并非人人都能领取施粥,唯有饿的快要死了才有资格。
而凡是有手有脚能干活的人,暂时只能靠自己想办法去生存,要么靠着迁徙之时带来的存粮度日,要么到山林野地之中挖野菜支撑。
这不能怪杨一笑心狠,他已经竭尽全力筹措……
比如泾县的十六家大户,所有的粮食全都被征召。
并且这次征粮没有时间玩花活,也没有让周县尉上门扮演黑脸,杨一笑直接给各家下了催粮书,每份文书上面仅仅只有几个字。
“卖粮于我,记下人情。”
“如若不卖,就别卖了!”
十六个字,总共两句话,口吻似乎和气,实则强硬万分。
如若不卖,就别卖了,这话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听出来,知州杨大人已经被粮食搞得生出杀意。如果有哪家不愿意卖粮,当晚就得全家死光光。
卖!
十六家大户毫不迟疑的答应。
县之豪绅,粮仓万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