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大文学小说> 历史军事> 臣本布衣,为何逼我称帝?> 第215章 为什么送这么多钱?(2/4)

第215章 为什么送这么多钱?(2/4)

财富大约是五千文,但这是人均的数字而已,实际上百姓手里远远没有这么多钱。



    穷人家里是没钱的,财富在任何时代都集中在富户手里,比如泾县的总体财富,有九成都在豪绅之家。



    三万多口人,人均五千文,一千文钱恰好是折算成一贯,所以泾县总体财富是十五万贯。



    这笔财富的九成集中在豪绅之家,但是豪绅家里的财富并不全是铜钱,要么是兑换成白银,要么是换取了黄金,藏在钱库之中作为底蕴,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用。



    说白了,市面上的钱币太少,全县所有的铜钱加起来,总数也不会超过三万贯。



    三万多口人,只有三万贯,看似人均拥有一贯钱,但其实这一贯铜钱的九成也在富户手里。



    而自古以来的富户都有个毛病,那就是喜欢建设钱窖把钱藏起来,甚至就连老百姓也一样,家里稍微有钱就藏着不舍得花。



    所以整个泾县之地的流通铜钱,总数顶多也就三千贯上下的样子,分摊到每个百姓手里,大约只有一百文。



    但这只是泾县原有的百姓。



    后来又逃荒来了四万流民。



    再加上前不久狼族南下打草谷,发狠屠戮了应州那边的无数村庄,导致应州百姓四处逃亡,其中有一万多人逃来了泾县。



    以至于,目前泾县人口已经超过八万,这导致市面上流通的铜钱进一步被摊薄,全县人均可用的铜钱竟然不足37文钱。



    杨一笑没有学过经济,但他知道小额钱币会限制一个地方的商贸,如果想要地方经济繁荣起来,那么市面上流通的小钱绝不能少。



    偏偏,泾县的市面上缺钱。



    偏偏,铸币的权利在朝廷。



    如果他自己偷偷铸钱,倒也不是不能悄悄搞,然而私钱一旦铸造过多,很难瞒住南来北往的客商……



    这事一旦泄露,绝对得不偿失。



    自古以来,任何朝代都严防私铸钱币,罪名等同于造反,杨一笑如果这么干还不如直接反。



    所以最近一年多来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