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大文学小说> 其他类型> 历史盘点: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> 第456章 曹操王莽:我俩举孝廉?(3/5)

第456章 曹操王莽:我俩举孝廉?(3/5)

无妨,你尚且年纪小,只要肯学就是好的。“扶苏乖巧点头。在某个嬴政看不见的角度,扶苏和正喋喋不休犯贱的刘邦对视了一眼。温和的小公子露出了一个不屑的微笑。刘邦:…………?宋初。赵匡胤再度惨遭内涵,脸色青白了一阵,到底是忍耐下来了。宋太祖陛下抚着自己的胸膛宽慰自己。“呵,这种程度而已……”这!算!什!么!!对他来说,这种程度的刺激根本就不算事儿,这完全就是毛毛雨,一点都刺激不到他!!一点也不!!侍卫在一旁默默的为他添上了一壶茶,顺便悄悄的端走了多余的茶杯。贞观年间。李世民本来正若有所思的瞧着天幕上秦始皇的模样,余光瞟见弹幕,又没忍住笑了一下。“哈哈哈……”笑到一半,忽然心血来潮的翘着二郎腿,露出一个怪笑。“等等,也不是不行啊!”他目光一转,有点兴奋的看向了一旁站在一处不知嘀咕什么的武将们。“杯酒释兵权多没意思啊!咱们不如演武场释兵权啊!!”“尔等一起上,谁先败出场,谁就趁早老实点把兵权交回来,如何?”武将们一个激灵,震惊的看向了李世民。“啥?!!”李世民摩拳擦掌,越想越兴奋。“择日不如撞日,就今天吧!!!”武将们:“啥?!!!”程咬金扯着嗓子惨叫。“陛下,俺老黑直接把虎符给你得了!!你饶了我吧!!我最近伤刚好,挨不得打啊!!!”武将们:附议!!附议附议!!……天幕画面悠悠然转过。秦时的军功爵制尽管意义深远,但于长远论,并不是一个适合稳定社会的选拔制度。在大秦一统之后,秦始皇开始寻找新的选拔制度。但很可惜的是,在找到之前,他已然无奈的辞世。尔后秦王朝以一种迅疾的方式溃散,一切都化为了云烟。汉承秦制,也同样其中试图寻找。武帝时期,察举制度开始被推行发展。察举,顾名思义。就是一种通过地方官员考察当地‘孝顺清廉’的人,以品德选拔一批人出来入朝为官。这种制度,固然也能一定程度上选拔人才。但也是同样造成汉时文官匮乏的根本原因。尽管一个品德败坏的人很难做一个好官。但一个人只是孝顺品德好,也同样不等于他为官做宰的治国能力就强。何况,当一种选拔制度需要地方上的官员推举时。它本质上就注定了其中必然不可能纯粹。装模作样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了。譬如西汉末的某王某莽,可是当时底层民选的道德标杆。譬如东汉末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