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98章 三分本事七分胆,活着就是搞钱(1/5)
“就因为捡个鸟蛤?死了19个人?”李乐疑惑道。
林振明给茶壶里倒上水,“这玩意儿,不仅咱们爱吃,老外也爱吃。事情的起因都是因为这个。”
经过林振明的讲述,李乐才知道报纸上语焉不详的事情的来龙去脉。
利物浦西北部,有一处绵延数英里的海滩,因为地质环境特殊,非常适合海贝生长,更是以鸟蛤而闻名,这里的鸟蛤,个大肉多,在市场上十分抢手,售价也高,在全欧洲都有名。
几年时间,就从每吨200镑,涨到1300镑。
有钱赚自然就吸引了大批人过来捡鸟蛤。
但在海湾捡拾鸟蛤,虽然能带来不错的收入,可面临的风险却十分大,那处海滩一直都有“死亡海滩”之称。
那里不像一般的海潮,潮水从爱尔兰海涌来时几乎不受任何阻挡,涨潮迅猛,气势磅礴,流速能达到每小时几十公里,海浪能高达10米。
而且海湾里纵横交错、相互盘绕的沟壑和水坑,涨潮之前进去轻而易举,可一旦潮水涌入后,立马就成了四面环海的孤岛。
还有泥桨会粘吸住人们的腿,拔出来都费力,要想在海浪涌来时再跑,几乎不可能。况且,水面下经常还有吸力极强的暗流,一眨眼就能把人吸的无影无踪。
腐国当地人知道危险,很少有自己干的,大部分都是雇佣那些全世界过来腐国“淘金”的偷渡客。
那个年月,一说到偷渡客,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有着号称全球免签的闽省人。
这里面,就有一个叫林亮的,因为胆子大,脑子活泛,慢慢就成了工头,之后就和女朋友还有自家表哥商议着,自己当工头还是得干活,自己干,不如雇人干,从中间抽分子。
人从哪来?自然是和自己一样的老乡。
于是就在利物浦租下房子,召集了一批老乡来这边捡拾海贝,然后收购倒卖给当地的海鲜贩子。
要不怎么说,在国外,最狠的不是外国人,而是自己人。
那些房子比工厂打螺丝的宿舍都不如,四十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