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2章 李秃子此心,可照天地日月以及排水沟下水道(2/8)
举止,动作眼神,没修炼到家,只能斟酌着,到显出自己一脸若有所思的真诚来。
对面这刘大作家,穿件肥大的深色西装,扣子发亮,慢条斯理的扒拉着盘子里的吃食,语气轻缓绵柔,表情却是凝重,下垂的法令纹带动着下垂的嘴角。
抬头时,双眼一凝,印堂里挤出一道深深的悬针纹来。坐在那,像个旧日的乡绅,在秋末冬初不冷不热的阳光里。可如果不谨慎,很快就会抓不住他的眼神,你去寻,便要等下一个机会。
整个人从里到外透着一股多面狡猾。这一面,是爱扎势,那一面,却带着亲近的真挚。
重厚少文,矞宇嵬琐,好像,这刘大作家的观感和面相,可以用这八个字。
“好故事。值得拍。”李乐也从兜里翻出头套,盖在脸上。可那眉毛,落在一旁的大小姐眼里,就知道这秃子又开始了。
“是吧,一个小故事,我和老冯说起的时候,他的想法也一样,不过,还得打磨。”
“嗯,有冯导,确实不怕没投资。”李乐点点头。
卢伟说话,“诶,你是燕大的,老刘也是,中文系。”
“那得是学长。不过,中文系有个名言,不培养作家。”
“不培养作家,但都想成为作家。”刘振笑道,“你是哪个专业的?”
“社会人。”
既然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,燕大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对付燕大人,那就是,瞎几把扯。
李乐便和刘振从中文系的那些老教授王力、王瑶、游国恩聊到孙玉石、严家炎、吴组缃。聊校园过往和现在的异同,聊湖水、三角地、柿子林,聊哪栋建筑鬼多,哪处美女出没,哪里有什么外人不知道的典故,聊“吁~~~~”,笑声不断。
“袁行霈先生的板书非常好。讲白居易,讲到座中泣下谁最多,江州司马青衫湿,眼中充满了泪光。”
“孙玉石先生,或许是世界上最懂鲁先生的人之一,他曾经比较过鲁先生和树理先生的区别,他说赵先生是从一个村的角度看世界,但是鲁先生则是从世界来看这个村,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