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大文学小说> 其他类型> 苟在战锤当暗精> 第267章 没挂就自己整个(8.4K)(3/11)

第267章 没挂就自己整个(8.4K)(3/11)

电脑,只有笔和纸。将近1500名官僚用了7年的时间,才把人口普查出来,所需的纸张更需要万计。



    1880年的时候,那个国家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千多万,当然这个年份指的不是帝国历,而是达克乌斯前世的时候。可想而知这次人口普查需要动用的官僚、时间和各种耗费,随后当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进行了招标,寻求提高统计效率的发明,正是那个时候霍尔瑞斯机器出现了,也就是穿孔制表机。



    穿孔制表机的出现不仅节省了预算,更重要的是节省和缩短了统计所需的时间。这个机器原理简单的同时,又复杂,首先还是需要挨家挨户的走访和统计,这是不可或缺的一环,毕竟没有手机扫网格。



    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

    统计完后官僚会用穿孔机在穿孔卡片上打孔对应的信息,比如性别、种族、年龄、职业等等。就像试卷的答题卡一样,需要考生把答案写在对应的位置上,不能无中生有。



    之后神奇的一幕就来了,穿孔制表机就像答题卡阅卷系统识别答题卡被涂黑的地方一样,通过读卡装置识别打孔的位置。读卡装置的探针会识别穿孔卡上的信息,并把对应的信息统计在对应的记数装置上。同时穿孔制表机还一个分类箱,穿孔卡片被读取后,对应的分类装置会打开,把穿孔卡片放进箱中会被分门别类的分类和归档。



    想象一下,当官僚把一个街区走访后,用穿孔机统计好被调者信息的穿孔卡片。之后用穿孔制表机进行统计,很快整个街区的被调者信息,比如人数、人种、性别、年龄、职业等等都会被一清二楚的标注在机器上的记数装置上。



    之后,通过记数装置上的信息把该街区的统计结果进行汇总,用打孔机制成新的穿孔卡片。等其他街区的信息统计好后,把这些记录每一个街区信息的穿孔卡片用穿孔制表机再次进行统计,很快整个区域的被调者信息就会统计出来,以此类推,短短时间内,一个区域、一个城市、一个州的信息都将被统计出来。



    这就是大数据!这就是没有进入计算机时代前的大数据!至于啥是大数据就没有赘述的必要了,懂的都懂。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