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大文学小说> 都市言情>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> 364 品质(2/5)

364 品质(2/5)

感觉,跟没什么烦恼的同龄人,有着很大的区别。

    “五叔,那几个小孩,身上的校服,好像不是市区学校的啊。”

    “噢,好像是椹川职高的。”

    “椹川在哪里?”

    “在北面,北桥河上游就是啦,那里种甘蔗很厉害的,还有舞狮也不错,张先生要不要看舞狮?椹川的师傅很有水平啊。”

    “噢?那或许老板会有兴趣。”

    张直勤想了想,便道,“五叔,方便把这几个小孩喊过来吗?”

    “没问题啦。”

    于是陈昌瑞便将警服披上,几个椹川的少年在惶恐不安中,被警察老爷爷提溜到了外地来的“大老板”跟前。

    我们犯事儿了吗?

    没有啊。

    “不要紧张,坐下聊一聊。陈皮糖吃不吃?羊城产的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老板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老板。”

    几个少年很有礼貌,张直勤笑了笑,问道,“我看很多来的学生,都是市里的,你们四个人,怎么会想到过来的?”

    “给杨老师送点鸭蛋……”

    少年的普通话带一点口音,但不重。

    他们个子并不高,皮肤也黑,但并不是海风吹打的印记,而是长期户外作业的正常肤色。

    跟海员、渔民那种风吹雨打的肤质比起来,多少还是要好一些的。

    头发很短,大概是自己修的,所以有些地方粗糙,有些地方又缺一块。

    “杨老师是谁?”

    “我们村里的老师。”

    然后絮絮叨叨说了一会儿,大致情况也让张直勤明白了过来,这几个少年口中的杨老师,在十年前教他们算术语文。

    现在还在教,不过是教他们的弟弟妹妹侄儿侄女。

    从椹川县一个叫罗塘村的地方,四个少年骑自行车顺着西溪河一路南下抵达了雷州市区。

    说远也不远,二十公里。

    但要说近,那绝对谈不上,蹬二十公里脚踏车,还要带着点土货,其实也挺不容易的。

    脚踏车还是问同学借的,得先从县城回村里,然后再从村里带上东西,前往市里。

    “会说客家话?”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