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3 气质一定要拉满(2/5)
如果国家经济正如两江省政商两界期望的那么迅猛发展,那很有可能这些优质储户的存款,普遍都会在一万元以上。
从盈利角度来看,只做吸储贷款业务,也足够支撑“大桥农村银行”的长期发展。
而且从人性角度上来说,只要“沙城食品”不卸磨杀驴,轻易地抛弃当地农村供销合作社,那么这就是“百年老店”的基业。
刘援朝拿走两点一的股份,付出了很大的代价,包括不限于在华北各省的公关资源,但“老刘家”内部对他的这个投资项目,十分的赞赏,给了很高的评价。
并且“大桥农村银行”的关联企业在社会上享有不错的声誉,所以在京城的退休老头儿们,也觉得刘援朝是在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实事。
这些张浩南自然不知道,反正他一毛钱没出,白捡四个点的股份,也不能说没出吧,但基本等于没出就是了,再加上他在“大桥进出口贸易”也有股份,实际上占股比例还要更高一点。
不过没人有什么意见,魏刚这个老头儿都没有。
毕竟,他是正面人物。
虽然没有给个正面照,不过长三角地区的大小官报,都给了一个版面狂吹“浩南助学金”,张大善人的形象很是高大,连带着两江工业大学又又又又给张老板发了一朵小红花。
松江这边是双重报道,先是着重讲张老板“见义勇为”,从品德上先定了性,然后再讲“浩南助学金”,这就是结果的理所当然。
豪横的张老板当时就在大排档找当地老头儿再做了一份鸡骨酱,然后给丁老头带了一份。
会议室内,因为每次有张浩南就气氛很不严肃,除了张总要给员工非法出头的时候才会严肃,大部分时候,张总一出现,气质就瞬间从地方龙头企业变成草台班子。
没办法,张总跟丁总画风就不一样,张总那身上的农村气息太浓厚了一些。
“你对钱没有兴趣?!”
丁永嗦了一口笋块,然后眼睛一亮,“哦哟,这个手艺不错啊。”
“人家老板以前在国营饭店做厨子的,你以为。”
智囊团秘书团管理层也是穿着西装一起吃“本帮菜”,开会场所当时就变成了大排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