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大文学小说> 都市言情>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> 248 狗叫专业户(3/4)

248 狗叫专业户(3/4)

赚一点,而不是把利润都留给中间收购商,这样不利于大桥镇的长期发展。

    也就是今年,大桥养猪场开始复制到江皋市,徐振涛这才发现张浩南不惜把魏刚请出来,也要打通到乡村基层渠道的好处。

    人力成本、行政成本固然抬高,但有一点非同小可,那就是商誉。

    “沙城食品”很想获得超额利润,但张浩南在操作上,并不追求超额利润,而是选择尽可能地让合作社所在地的农民主动自愿跟着走。

    这就需要让利,哪怕几分钱,一年下来也是相当可观的数字。

    按照正常的逻辑,“沙城食品”应该会少一部分利润,但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。

    以彭城所属丰邑县为例,这里有“沙城食品”在彭城地区唯一一处农村合作社,在丰邑县金陵乡,本地主要种植的蔬菜是韭黄和牛蒡。

    原本就是聊胜于无,毕竟运输也是个麻烦事儿,但今年春季第一茬菌菇交割之后,就引发了轰动,因为实验性质的二十余亩地,总交割量接近三十万斤。

    一般来说彭城这种淮北中原地区,冬季是不出菇的,但因为“沙城食品”跟沙城市政府、丰邑县政府有实验性质在,所以两江省、两浙省的农科院专家也提供了四季出菇实验技术。

    技术支持方是“沙城食品”,投资方是丰邑县政府,跟金陵乡的关系反而不大。

    所在合作社的村庄,敢合作本身也是承担了相当大的压力,村里的老村长时刻准备着喝农药自杀以谢天下。

    这老村长愿意顶着风言风语上这样的项目,盖因他也是高丽战场上开过枪的老兵,跟张刚谦同属一个师,交情是以两个老头儿的战友情在脆弱地维系着。

    从去年十一月中下旬开始,收割到今年四月上旬,跟南方基本属于同期了,就是产量差了一大截,但成果对本地菇农而言,已经是相当的可以。

    总交割收益二十余万元,几乎就是亩产一万元。

    在当地普遍农民年收入不足千元的情况下,这种轰动效应带来的刺激,也让沙城的官僚接二连三前往丰邑县考察。

    主要是观察干群关系的处理,方便借鉴,以防将来碰上类似的事情。

    其中涉及到一碗水端平的大难题,原本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