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零七章 天南行(3/5)
“洪师弟你莫诓我,外头一斤甲钢可至少要二钱银子(约二百文)!”
作为修罗宗外事院首座,她对物价再熟悉不过。
“袁师姐,未来的事我们且不去说,但三十文一斤这是当下已经做到的了。”
洪范话语确凿。
“我今日约各位来,就是想以此转炉炼钢技术为基础合作新组建一家商行。”
见众人对所见再无疑虑,他领头回了正堂,细细叙述计划。
“据我与庄公估算,当前大华年产钢铁十六万吨上下,凉州占据八分之一;其中精品刀剑钢一斤三两白银,甲钢则要二钱。”
“我们都按甲钢算,凉州光钢铁生意一年便有八百万两的产值。”
“从市场份额来说,弘义城铜云山庄虽然是绝对巨头,但由于运输效率与成本限制,也只占到三成,一年二百四十万两上下。”
“待新商行成立,我打算按现在市场价的五分之一即四十文一斤售卖,凭借绝对的价格优势横扫市场。”
说到此处,洪范神采飞扬,忍不住握住拳头。
“五分之一的价格,那就算全吃了份额,不也才一百六十万两的规模?”
沈茂勋皱了皱眉。
生意还没做,他光听着这话似乎已觉得吃亏了。
“当然远远不止。”
洪范耐心解释。
“钢价若大幅下跌,能用得起钢的地方便会大幅增加——若价格降到五分之一,市场规模则绝不止翻五倍。”
他这话的道理浅显,众人一听一想便都明白。
“师弟我有个问题,你这法子我虽然没明白机理,可看着就是搞个会转的铁炉子往里头鼓气,会不会很容易被人学去?”
袁凌雪担心道。
“师姐放心,此事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。”
洪范浅浅一笑。
“不说别的细节,光这炉子的构造、材料的选择便有诸多关窍,具体恕我这里不能详述。”
“但我可以给个准话,如果没有直接的技术泄露,别家只对着这个方向自己研究,至少要十年往上才能有些眉目。”
见他如此自信,袁凌雪也不再怀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