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2章 纯属巧合(2/4)
说着,杨晓风又起身给翁老爷子满了一杯酒。
“嗯,跟老头子想的一样。可那另一半儿你又打算怎么解决?”
翁老爷子饶有兴致的问道。
“这还多亏了三姐。”
说着,杨晓风一指柳岸月,然后继续说道:
“是三姐说服了博陵崔家和津城杨家,再加上柳家,三家合作,共同投标金钢桥改造项目。更重要的是,以崔家的技术实力,完全能够做到修旧如旧。这正好就暗合了‘保护文物人人有责’这八个字。”
杨晓风简单的把崔杨柳三家合作,投标金钢桥项目事情,跟翁老爷子讲了一遍。
“可这幅字连个落款儿都没有,你就不怕人家瞪眼儿不认?”
翁老爷子似乎是有意在考较杨晓风。
“您那位堂弟即便是没退下来,也是不便直接插手地方政务的。所以不落款,也是理所当然。他既然是出自津城,那津城的领导肯定就非常熟悉他的字体。再说这字又是您从京城带回来的,想瞪眼儿不认,那就得需要点儿胆量了。”
“嗯,言之有理。小咂,来,再陪老头子喝一杯。”
杨晓风的解释,翁老爷子非常满意。于是就又满脸欣慰的端起了酒杯。
“老爷咂,小子还有一事相求,不知您能否答应。”
再次给翁老爷子把酒倒满,杨晓风就打算实行自己那个冒险的计划了。
“说。”
一句话,一个字。翁老爷子看似不置可否,但实际却满怀信任。
“小子想请老爷子帮晚辈说个瞎话儿。”
“嘛玩儿?说瞎话儿?!”
杨晓风语出惊人,翁老爷子更是难以置信。
“对,说瞎话儿。”
“说吧,嘛瞎话儿。”
杨晓风一脸淡定,翁老爷子则是若有所思。
“其实也挺简单。您就说您从京城听来个小道儿消息,说国家准备修一条从京城直达津城港口的高